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白波

在日前举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季度论坛(2022年中期)上,上海财经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合创始人刘元春表示,当前出现的前所未有的全球滞胀将对资本主义体系带来重创,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则大于挑战。中国将迎来崛起的新机遇,要抓住机遇做好自己的事情。

刘元春

价格上涨将推动中国经济升级

刘元春指出,这一轮全球滞胀表面上由俄乌冲突和疫情冲击所导致,实际上在2008年后就出现了相关信号。全球高债务、高杠杆、低利率状况已持续多年。“全球滞胀是整个资本主义体系发生重大扭曲和重大资源错配带来的一轮新危机的出现。”

刘元春说,滞胀标志着发达资本主义特别是欧美体系将进一步受到重创。他指出,美国经济很可能硬着陆。今年年初至今,纳斯达克指数道琼斯指数已下滑20%,导致美国资产财富缩水接近20万亿美元,这只是“刚刚开始”。欧洲通货膨胀已超过8%,欧元区在2008年后出现的欧债危机很可能再现。

对中国而言,刘元春认为,全球滞胀虽然会带来很多冲击,但也会全面释放中国的供给能力,为中国结构性转型提供全面契机。例如本轮石油价格、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虽然对中国PPI冲击很大,但对CPI没有明显影响,成本被生产者消化。刘元春表示,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过去20年快速提升的供给能力缓解了目前的成本压力。

“全球通胀上扬不仅体现在大宗商品,而且体现在汽车、耐用品和一些制造品上扬。这种情况对中国将是有利的。”刘元春判断,中国的出口价格指数将快速上扬。“去年到今年,欧美CPI上扬导致对中国的采购需求上扬,使中国出口价格上扬,贸易条件在近期得到很好改善,大量的规模性制造供给能力得到释放。”

刘元春指出,能源价格和基础产品价格提升将大大促进中国新能源战略和新型战略产业体系全面崛起,推动中国经济全面升级,帮助中国成为世界新能源、新经济的中心。他认为,过去10年中国在新能源、新技术方面进行全面提升,基本已成为新能源汽车、非化石能源生产领域的世界第一,进一步夯实了制造业的地位。滞胀所带来的需求方价格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将带来很大的转型动力,是机遇大于挑战的“双刃剑”。

滞胀将使美国加剧对中国依赖

刘元春指出,全球滞胀也将对美国进行供应链布局、进行对冲中国扩张的布局产生严重的成本阻碍。“拜登政府已经公开表态,将取消对中国征收的关税。布林肯在对华政策演讲中也认为与中国进行脱钩是不现实的。美国生活生产成本上扬,将使对中国供应、中国制造的依赖加剧,也将构成美国试图将一些产业转移回国内的对冲力量。”

刘元春认为,中国要从战略层面对本轮全球滞胀进行重新审视。首先要重新审视中国庞大的生产潜能,使之有效转换成供应能力。其次不必过度刺激欧美,而应该以静制动,等待欧美因滞胀和俄乌冲突进一步恶化局面的出现。第三,要对新能源战略进一步布局,进一步抢占战略性高点。第四,要出台企业成本控制政策,对冲成本上扬带来的压力。

刘元春特别提到,中国应该汲取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长波低谷下没有抓住时代契机的教训。他表示,20世纪70年代的几轮石油危机直接让美国加剧衰落,同一时期苏联则达到了高点。刘元春说,中国必须以我为主进行全面改革,真正打通国内大循环的堵点断点。特别是对传统产业园区,要对向高技术、新技术进行简单延伸的战略布局进行全面审视和再定位。

“全球滞胀带给中国的挑战小于机遇。全球滞胀是资本主义体系出现危机、不可持续的一个严重信号。因此,全球滞胀在大变局中给了中国进一步破局的机会。中国必须重新审视产业政策,充分发挥大市场、大制造、低成本的优势,同时进一步推动技术进步,在新能源、新技术上的前期布局方面实现加速性、超级时段的赶超。”刘元春说。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季度论坛(2022年中期)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论坛上发布了CMF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22年中期)。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